
今年最强寒潮来袭,那么什么是寒潮?它与冷空气有何不同?首先,冷空气是一种物质,具有实际的重量和流动性,可以像水流一样移动。当冷空气跨越边界时,如果在24小时内温度下降超过8℃,最低温度下降超过4℃;或者在48小时内温度降至10℃以上,最低温度降至4℃以下;或者在72小时内温度连续下降超过12℃,最低温度低于4℃,就可以定义为一次寒潮过程。
近期,我国多地感受到了寒冷的气息,许多人纷纷拿出秋裤御寒。有人抱怨冷空气强烈,有人则感叹寒潮猛烈。那么,这两种说法有何区别?它们究竟指的是同一种天气现象吗?
冷空气和暖空气是根据水平方向上的温差来定义的。冷空气指的是温度较低区域的空气。这种空气密度高,源于高纬度地区,如极地,这些地方全年受到斜射阳光的影响,阳光照射少,因此温度低。冬季,北极地区的温度经常低于-20℃,因此被称为冷空气的“发源地”。
冷空气的密度高,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因为气压差异而向中低纬度地区移动,这就是冷空气的爆发。每次爆发后,冷空气会减少,气压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会再次积聚,为下一次爆发做准备。
根据冷空气的强度,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弱冷空气指的是48小时内使一个地方的日最低气温下降不到6℃的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是指48小时内使某地日最低气温下降6℃以上但不到8℃的冷空气;强冷空气是指48小时内使某地日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的冷空气;而寒潮则是指72小时内使某地日最低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低于4℃的冷空气现象。
因此,寒潮是冷空气的一种,但它的强度更大,影响更剧烈。当冷空气达到一定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时,才能被称为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