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玩具独树一帜。形状古朴、奇特、超自然的泥泥狗,让人难以将其与玩具等同。
2. 当地人称之为“泥泥狗”的玩偶,是太昊陵泥玩具的总称。它们被视作祭祀伏羲的神物,当地人称之为“灵儿狗”,并相信它能守陵。
3. 每年二月会期间,街道两旁都会摆满各式各样的泥泥狗。游客祭拜过“人祖爷”后,常会购买泥泥狗,以沾其灵气福气,并传闻它能驱邪避灾。
4. 据研究员倪宝诚介绍,泥泥狗是我国民间玩偶中历史最悠久、造型最独特、文化内涵最丰富、最具生殖文化研究价值的一种活化石。它是古文化的活物证,也是活态文化中最珍贵的研究对象。
5. 淮阳人捏泥泥狗的习俗源远流长,据说与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有关。当地传说中,伏羲和女娲为了增加后代,捏制了泥人,泥人晒干后变成了能走动、会说话的人。
6. 现如今的泥泥狗有近二百种造型,主要反映了上古时代的动物形状,如大象、熊、猿猴等。它们不仅是图腾形状的演绎,还有几个头、九个头的鸟,两个头相交的动物等奇特的组合。
7. 泥泥狗有着神话式的名称,如人面猴、人面鱼、猴头燕等,仿佛一部活生生的《山海经》。它们反映了史前人类的图腾意识,与《山海经》中的奇禽神兽相呼应。
8. 淮阳曾是楚国的国都,也是太昊伏羲氏、女娲氏和炎帝神农氏的都邑。因此,这里遗存下的原始图腾神祗并不足为奇。
9. “人面猴”是泥泥狗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似人非人,似猿非猿,庄严、肃穆、神圣。它身上的点线符号代表着女性生殖符号,体现了强烈的生殖文化观念。
10. 淮阳泥泥狗的纹饰符号分为类绳纹、马蹄纹、花朵纹、三角纹、太阳纹等,大多象征女性生殖崇拜。其中,草帽虎形象反映了女性出嫁当天遮羞的习俗。
11. 两百多种泥泥狗的造型,并非出于民间艺人的审美趣味,而是一种崇神、祭祀的需要。这些造型是自祖辈传下来的习俗,艺人决不会轻易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