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多元的概念至少可以解释为两种含义,一种是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的,一种是文化应该保持多元状态。前一种解释相对简单明确,然而后一种解释则可能引发争议。
对于“文化”一词的理解,人们的看法差异极大。即使是对“文化”做出定义,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尽管定义各异,但文化通常被认为是某个社会共同体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的体现,它与特定的生活或活动方式紧密相关。
可以依据社会共同体的稳定性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文化。这些共同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例如,按照地域划分,可以有中国、印度和欧美文化;按照时间划分,可以有古代、现代和当代文化;按民族划分,可以有不同民族的文化;按宗教划分,可以有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此外,还可以根据几个方面综合划分。
更进一步,还可以按照特定行为方式将文化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现今较为流行的“文化多元”一词主要指的是国际间最大的几个社会共同体,如中国文化、欧美文化、印度文化等。因此,问“在当代中国,文化有哪些‘元’”是不恰当的,这是一个不合适的问题。但就亚层次的文化而言,还是可以探讨中国有哪些“元”的问题。
具体的“元”取决于使用何种标准划分群体或共同体。如果划分出的群体过多,相关“元”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例如,中国的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可视为当代中国文化中的“一元”。这种划分是否合适呢?显然,过多的“元”并不具有实际意义。
同时,划分出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不应过于显著,否则划分出的“元”缺乏现实意义。因此,“东部文化”、“中部文化”和“西部文化”的划分显得不太恰当。相比之下,将“港台文化”与“大陆文化”视为当代中国两个亚文化圈更为合理,因为两地的差异更为明显。
此外,将中国当代文化分为都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个亚文化圈也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城乡差异显著。按照上述思路,我们还可以划分出更多的“次元”和“亚元”。总之,究竟有哪些“元”取决于特定群体、共同体的划分标准,而这些标准的设定必须基于事实和价值的考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