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阳历闰年每四年设一闰,世纪年需被400整除才算闰年。例如,1996年和2000年是闰年,但1700年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
2. 阴历的闰月是为了调整阴历年与阳历年的差异,避免日期与季节倒置。阴历以月亮的圆缺为基准,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共354天。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
3. 阴历的闰月是以中气为依据的。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包含的朔望月周期为2.3682个。经过几番历月轮转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闰月的前一历月为几月,就称为闰几月。
4. 阴历的闰年称为闰月年,有13个月,全年共有384天。闰年是为了使阴历年的日期与季节相符合。
5. 阴历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即闰月。
6. 阴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7. 阴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
8. 公历1982年至2042年与农历闰年闰月对照表显示了这一时期内公历和农历闰年闰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