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平面是大海的表面,被用来测量高度时称为海拔。我国通常将黄海海面设定为基准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实际上,这个基准点是一个理论上的位置,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高度。由于潮汐的影响,海面的高度会有所变化,因此,并不是每次测量都直接从海面开始。我国所有大地测量和地标点都基于黄海海面的基点,任何海拔标高都是相对这个基点而言的。
海平面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平面,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这些因素包括潮汐、季节变化、大气压力以及地球自转等。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的,导致海面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季节变化也会影响海平面,夏季由于气温升高,海水会膨胀,海平面有所上升;冬季气温下降,海水收缩,海平面则会下降。大气压力的变化也会导致海平面的微小变化,通常情况下,大气压力降低,海平面会升高;大气压力升高,海平面则会下降。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会对海平面造成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地球形状效应。
除了上述因素外,人类活动也会对海平面产生影响。例如,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量用水,以及大规模的地下水抽取等,都会导致地面沉降,从而使得海平面相对上升。此外,气候变化引起的冰川融化也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平均海平面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已经上升了约20厘米,而且上升速度正在加快。
了解海平面的变化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沿海地区规划和防灾减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测量和监测海平面变化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