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焊接电流是影响焊缝熔深的关键因素。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焊接电流的增加会导致焊缝熔深H及余高a的增长,而焊缝宽度则基本保持不变。通常,焊接电流与熔深呈正比关系:H = kmI,其中km为电流系数,它取决于电流类型、极性以及焊丝直径等因素。较大的焊接电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当电流过大时,热影响区宽度增加,可能导致过热组织,从而降低接头的韧性;此外,过大电流还可能引起咬边、焊瘤或烧穿等缺陷。相反,当电流过小时,容易出现未熔合、未焊透、夹渣等缺陷,影响焊缝质量。
(2)电流种类与极性的选择对焊接过程有显著影响。在直流反接的情况下,熔敷速度略有降低,但熔深增加。一般情况下,直流反接是焊接时的首选,因为它能够提供适当的熔敷速度和熔深。直流正接则有助于提高熔敷速度,但熔深较浅,适合于堆焊操作。当母材存在较大的热裂纹倾向时,为了防止热裂,可以选择直流正接。交流焊接的熔深介于直流正接和直流反接之间。
(3)电弧电压对焊缝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它主要影响焊缝的熔宽,而对接缝的熔深影响较小。随着电弧电压的升高,熔宽增加,而熔深和余高略有减小。为了维持电弧的稳定燃烧并实现合适的焊缝成形,电弧电压应与焊接电流相匹配。当焊接电流增大时,应相应提高电弧电压,但电压的变化范围不应超过10V。如果电弧电压过低,焊道会变窄;如果过高,焊道会变宽。电压偏离适宜范围,会导致焊缝成形不良。
(4)焊接速度对焊缝的熔深和熔宽都有显著影响。当焊接速度增加时,熔深和熔宽都会减小。因此,在提高焊接速度时,需要相应增加焊接电流和电压,以保证焊透。然而,过大的电流和焊速可能导致咬边等缺陷,因此焊接速度不可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