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焊接作业是一项风险较高的特殊工作,存在爆炸、火灾、触电和中毒等事故的潜在危险。为了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除了实施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特别是焊接场地的工作组织,是确保安全的关键环节。焊接场地的安全组织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工作场所内设备、工具和材料应有序放置,避免杂乱无章,保持畅通无阻的通道。通道宽度应满足要求,车辆通道不小于3米,人行通道不小于1.5米。
2. 气焊用胶管和焊接电缆应单独铺设,避免缠绕。使用完毕的气瓶应及时移出工作区域,且不得随意放置或横卧。
3. 焊接作业区域应至少为4平方米,照明条件应达到50~100勒克斯。
4. 作业点周围10米范围内应清除可燃易爆物品。
5. 室内焊接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可燃气体和有害粉尘滞留。
6. 室外焊接作业时,地面、高处作业点和起重设备等应协调配合,保持有序。在地沟、坑道、检查井、管道等封闭或半封闭区域作业前,应检查是否存在爆炸和中毒风险。
7. 在多地点同时进行焊接作业或有其他工种共同作业时,各作业区域之间应设置防护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