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寻求关于二次结构中植筋深度的规范或图集,望各位同行慷慨分享相关资料,烦请告知规范或图集编号。
2. 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植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应满足一定构造要求:
-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取最大值(0.3ls、10d 或 100mm)
- 受压钢筋锚固长度:取最大值(0.6ls、10d 或 100mm)
其中,ls 表示钢筋锚固长度,d 表示钢筋直径。计算时还需考虑烈度、场地类别、混凝土强度等因素,以及钢筋种类、植筋胶等级、箍筋等。
3. 植筋施工前,需进行弹线定位,标注植筋位置,并经相关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钻孔。钻孔时,应使用φ30的合金钢钻头,确保钻头与柱面垂直,孔深一般为15倍钢筋直径(375mm),实际钻深400mm。
4. 钻孔完成后,必须彻底清理孔内灰尘和杂质。使用毛刷和加长棒配合酒精或丙酮进行清洗,确保孔内清洁。不可使用水清洗,以免影响胶的挥发和孔壁的干燥。
5. 清洗完毕后,需经设计等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即进行注胶。注胶时,将强力植筋胶装入专用注射器,缓慢排除混合嘴处稀胶,将混合嘴伸入孔底注胶,直至孔内达到80%的饱满度。
6. 注胶完成后立即进行钢筋植入,将除锈后的钢筋缓慢旋入孔中,直至达到设计深度。在胶固化前,需对钢筋进行定位,并避免振动。
7. 钢筋植入后,等待强力植筋胶固化,常温下50小时后即可继续后续施工。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现有规范和施工实践进行整理,具体施工时应以最新发布的规范和设计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