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海尔品牌为例,其产品在非大型连锁渠道销售时,通常的毛利润至少达到15%以上。这表明,即使在没有大型零售商补贴的情况下,品牌商也能维持较高的利润率。
而在苏宁和国美这样的大型连锁渠道中,由于涉及分销、仓储、物流等成本,品牌的扣点会相对较高。每个品牌和品类的具体扣点有所不同,但整体而言,这些渠道通常会从每笔交易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扣点。
特别地,对于特价商品,零售商往往给予品牌商更低的扣点。通常情况下,特价商品的扣点是正常扣点的一半。这反映出,通过促销活动,零售商可以吸引更多顾客,但同时品牌商的利润空间也会相应减少。
以海尔洗衣机为例,假设其在非大型连锁渠道的毛利润为15%,而在苏宁或国美等大型连锁渠道,如果正常扣点为10%,那么海尔在苏宁或国美的毛利润则可能降至约5%。而如果进行特价促销活动,扣点降至5%,海尔的毛利润则进一步降至约10%。
这种扣点机制,既体现了零售商在销售渠道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品牌商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与零售商合作进行促销活动时所作出的妥协。通过这种策略,品牌商和零售商可以共同实现销售目标,但同时也会对各自的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总体来看,品牌商在大型连锁渠道中的毛利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扣点高低、促销活动等因素。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因素,品牌商可以在保持一定利润的同时,实现销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