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社会的巨变让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的特征愈发明显:独生子女比例上升,兄弟姐妹数量减少;身体发育提前,但体育锻炼时间却大幅缩减;课堂学习时间增多,而课外活动却相对匮乏;性格日益独立,但生活自理能力却显得不足。
这些问题在近几年愈发突出,让社会各界感到措手不及,甚至有青少年问题社会矛盾化的趋势。那么,这些问题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计划生育政策让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焦点。香火观念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无条件满足和无原则放纵导致孩子缺乏约束,许多孩子成了无法管理的“脱缰野马”。
其次,家庭教育功能薄弱。社会变革导致青少年接触到大量信息,但家长的知识未能及时更新,无法有效引导孩子处理这些信息,甚至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或直接放弃。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排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和体质,用许多做人的原则去换取高分,导致孩子成为“跛脚鸭”。在我与500多位家长的沟通中,75%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20%的家长只要求孩子不违法,只有5%的家长会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60%的家长表示与孩子沟通困难,甚至采取辱骂和暴力手段。
第三,社会教育功能严重缺失。当前社会建设缺乏为青少年设计的内容,青少年除了呆在家里,几乎无处可去。城市和农村规划中,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设施严重不足,这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网络的迅速发展加剧了青少年的问题。青少年的好奇心、好动性和进取心让网络成为他们的好去处,而书本的枯燥和网络游戏的新奇刺激形成了鲜明对比,导致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网吧管理混乱为他们提供了理想的活动场所,大量青少年从学校和家庭涌入网吧,使网吧成了青少年的聚集地。
孩子沉迷网络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