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援助旨在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的法律帮助。对于17岁的未成年,他们同样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前提是需满足相关条件。
未成年申请法律援助的具体条件包括:所涉及的法律事务需保护其合法权益,主张、确认、维护或保障这些权利是其申请援助的理由;此外,由于经济原因,未成年人确无能力或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申请法律援助时,未成年人需要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所属的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申请。申请时,应详细说明申请援助的目的及主要事实,并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或暂住证以证明身份,还需提交证明经济困难的文件及其他相关材料。
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机构将及时批准并发放《准予法律援助通知书》。若不符合条件,则会通知当事人不予法律援助。获得批准的未成年人,需持《准予法律援助通知书》到指定的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填写委托书等。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在刑事案件中若无委托辩护人,法院有权指定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例如,盲聋哑、未成年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在刑事审判中如无辩护人,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律师。
法律援助涵盖的案件类型广泛,不仅包括刑事案件,还涉及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的请求,因公受伤的赔偿,残疾、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国家赔偿诉讼,抚恤金、救济金请求,与公民个人人身、财产相关的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的公证,以及其他需要法律援助的情况。
总之,未成年人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完全有资格申请法律援助,从而获得必要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