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内经》记载:帝俊生了三身,三身又生了义均。义均即商均,三身可能是三妃之误写。义均是舜的长子,与帝俊应是兄弟辈。这可能是古人抄书时排列秩前搭序混乱所致。
2. 帝俊之后因继承商均国名,商均南迁宁远,曾经湖北,故有均水、均山、均县、均州等地名。均之子陵,今安徽有陵阳。其后裔悉悔袭便因商为国号,亦如太伯、仲雍兄弟相继为吴君,虢仲、虢叔同为虢君一样。
3. 帝俊这一支是留居于中原的,故《大荒东经》说帝俊之后有中容、晏龙、睁兄幽司、思土、黑齿。思土即虞思,幽司则北迁幽都,今北京古叫幽州即此。
4. 怀来为妫州,有妫水、舜庙、舜陵。县南三十里有桃花岩,辽河上游支流有洮儿河,清代于洮儿河畔置洮安县、洮南县和洮南府。日本的俊田等地名,都与姚舜之裔北迁有关。
5. 禺号、潘梁、番禺、奚仲、吉光乃黄帝之后,亦即喾之后。可见《山海经》有混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