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化青花瓷是明代中期的代表性瓷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特征:成化青花瓷与弘治、正德时期的瓷器风格相近,这一时期多使用平等青料,呈现出淡雅的发色。弘治晚期与正德的发色偏灰蓝,有些器物发色浓艳,伴有铁锈斑。
2. 纹饰特点:成化时期的青花瓷器常见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常见的纹饰包括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友数巧穿花等。花叶形态似手掌撑开,叶子多带好键齿边,花叶无阴阳正反之分。鱼藻中的水草飘逸,山石呈钥匙状且无凹凸感。边饰相对简单,碗、盘、杯等口沿、圈足通常只用弦纹装饰。龙纹多为夔龙样式,鼻子长似象鼻。具有伊斯兰教特色的纹饰,如十字宝杵、阿拉伯文等,也常见于成化青花瓷器。
3. 胎质和釉色:成化青花瓷器的胎质细腻洁白,釉色极细润且有玉质感,但稍带青色。
4. 器型变化:常见的器型有罐、梅瓶、洗、盏托、盘、杯、碗等,炉子多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
5. 款识样式:成化青花瓷器的款识除了“天”字罐外,还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单、双行款;图记款主要有方胜、银锭毕磨等。
综合上述特点,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和鉴定明代成化青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