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药品规格与剂量的定义
- 药品规格通常指药品的含量规格和包装规格。含量规格关系到消费者实际用药时的剂量,例如“20mg/片,40mg/次,3次/天”,表示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两片。包装规格则常用于消费者购买时,如“6片/袋,2袋/盒”。
- 药品剂量是指每次或每日用药的具体分量。例如,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时,每次剂量为0.3~0.6克,每日三次;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时,剂量可增至每次0.6~1克,每日三次至四次。
2. 药品规格与剂量的适应症差异
- 药品规格:某些药物存在多种规格,并且可能共用同一份说明书。复方制剂可能仅标注主要成分的含量,如感冒药APC片剂,仅标明含阿司匹林0.42克;有的仅列出成分名称而不注明剂量;还有的则会标出所有成分的含量。
- 药品剂量:药品的剂量是根据其适应症来确定的,应准确区分不同适应症下的用药剂量、次数和疗程期限。部分药品需要在饭前、饭后或饭时服用;有些药品剂量需要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
扩展资料:药品规格标准化原则
- 规格表述应简洁,不必要的词汇应去除。
- 统一使用半角输入法进行括号、数字和连接线的输入。
- 解释性文字应置于含药量之后。
- 规格单位尽量使用符号,避免使用中文。
- 避免规格数字小数点前仅为0,应用单位换算解决。
- 若规格表述清晰,可省略原规格中的无关表述。
- 括号使用遵循特定规则,由内至外分别为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
- 含有分子式或有效成分的规格需转换为中文表述。
- 当规格有多种表述且可通过其他部分换算时,可删除可换算的部分。例如,质量体积百分比20%为可换算部分,可省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药品规格
百度百科--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