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彩服的起源可以从动物身上找到启示,尤其是变色龙和大型猫科动物。它们能够根据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以达到伪装的效果。在军事领域,这种伪装的原理被应用于服装,以便士兵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更好地融入背景,从而减少被发现的几率。最初的迷彩服采用了与周围环境相似的低调颜色,除了雪地迷彩外,大多数最初投入实战的迷彩设计均出现在二战前后,其中德国军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双面作战服尤为显著。
随后,迷彩服的设计倾向于使用三种到四种颜色,并根据具体环境进行优化。四色丛林迷彩和美国的三沙、圆尺越南军服以及虎纹丛林迷彩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研究显示,一种迷彩无法适用于所有地形,特别是在林地和沙漠这样的极端环境中。然而,从经济角度来看,人们希望一套迷彩能够尽可能适应多种地形。
这一需求促使美国陆军开发了ACU(数字化迷彩作战服)。实际上,数码迷彩的概念最初是由海军提出的,陆军在评估了测试结果后,也决定采用这一设计。现在,美国海军、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都使用数码迷彩。ACU的特点是采用了数码化的设计,以提高迷彩的视距混淆效果,并且在涂料中加入了能够反射周围环境的特殊材料,实验证明其效果优于传统迷彩。
然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实际应用中,美军发现ACU在沙漠和山地环境中难以适应。因此,在阿富汗的部队被换发了一种由CP公司设计的MC迷彩。其他地区则继续使用数码迷彩。MC迷彩的原理与传统的多色迷彩相似,但通过对色彩和色块的最佳化设计,实现了在不需要更换迷彩的情况下适应多种地形。
尽管MC迷彩在通用性上是现有迷彩中最好的,但其高昂的成本促使美军在2001年放弃了这一设计,转而采用成本较低的ACU。因此,包括美军和解放军在内的许多军队仍然将数码迷彩作为主要的迷彩服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