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梁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其侧面纵筋的设置是有明确规定的。当连梁的截面高度(除去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50mm时,应按规范要求布置侧面筋。如果连梁端头是剪力墙,则可以不设置侧面筋,因为软件会自动判断并按剪力墙水平筋计算。如果端头没有剪力墙,可以在连梁属性中按墙水平筋定义进行布置。
至于连梁拉筋的设置,在图纸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软件会按图集规范默认的连梁拉筋规格进行布置。一般而言,连梁拉筋的规格大小是按梁的宽度来决定的,其间距则是按连梁箍筋的2倍进行计算。
集中标注中的N4C12表示梁腰部的抗扭筋,其中“N4”表示有4条筋,“C12”表示筋的直径为12mm。
在连梁设计中,刚度折减后,仍可能出现连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或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的情况。这时,可以增加洞口的宽度,以减少连梁刚度,从而可能提高连梁的承载力。如果只是部分连梁超筋或超限,可以通过调整连梁内力来解决问题,但调整幅度不宜大于20%,同时必须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
另外,增加剪力墙的厚度,即增加连梁的截面宽度,一方面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加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另一方面,连梁的受剪承载力与截面宽度的增加成正比。但是,地震产生的内力并不按墙厚增加的比例分配给剪力墙,这是需要注意的。
对于工程模型,使用广联达软件进行“体检”是一个有效的快速检查方法。通过模型检查,可以智能地发现工程模型中图形与算量规则的异常状态,并包含取消连接、相关设置检查、建模缺漏检查、构件属性检查、建模规范检查等五大模块。根据模型需求进行检查类型的选择,并可对检查规则进行详细设定。检查完成后,会弹出检查结果窗口,方便定位和修改不符合规则的构件。此外,还提供自动调整工具,以帮助调整未布置过梁的门窗洞、梁和门窗洞布置重叠、梁未延伸到柱边或柱内、墙未延伸到柱边或柱内等情况。
如果需要查找工程模型中同一个位置出现两个以上的同类别构件,可以使用模型查重功能。通过设定需要检查的构件类别、楼层及重叠比例后,软件会跳转到查重结果界面,并提供三维视图定位和重叠构件修改功能。这对于处理模型构件重复布置的情况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