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宋代,我国古代盔甲的重量并不轻。欧洲锁子甲在宋代的重量大约为15公斤,而15世纪哥特式全身甲的重量也只有20公斤。尽管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通常在20至30公斤之间。
2. 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散行步兵铠甲)是我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的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通过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札甲。这种铠甲提供了全身的防护,防护范围接近欧洲的重甲,但并未达到其密不透风的防护程度。
3. 宋绍兴四年(1134)的规定显示,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到29公斤。为了提高防护力,可以通过增加甲叶数量,但这样会进一步增加重量。因此,皇帝下令规定步兵铠甲的重量上限为29.8公斤。
4. 此后,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至35公斤;弓箭手的铠甲定为28至33公斤;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至27公斤。与此同时,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主要为锁子甲,重量并未达到如此程度。
5. 绍兴十年前后,宋朝军队达到了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指挥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凭借密集阵容屡次击败女真族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至50公斤。
6. 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例如,在绍兴十一年(1141)的郾城战役中,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着重甲,加上兵器过长,负荷过重,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