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我识别器主要分为应答机和问答机两种类型。应答机是一种被动式装置,仅在接收到询问机发出的信号后,才会自动回应一组编码信号,用于供询问方识别。而问答机则不仅具备应答功能,还能主动向被识别目标发出询问信号,根据对方是否有回应,以及回应信号是否与预设密码匹配,判断目标的敌我属性。
在一些飞机上,敌我识别器不仅用于目标识别,还能传输飞机的其他信息,如位置、高度、速度等,成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的二次雷达功能的一部分。这种系统能够帮助飞行员准确判断空中交通状况,提高飞行安全性。
敌我识别器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35年,当时英国空军司令部提出了攻击敌机前需先用无线电手段识别友敌的必要性。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技术逐渐与雷达系统结合,使得识别信息能够在雷达显示器上清晰显示。
敌我识别器通常由询问器和应答器两部分组成,它们协同工作,通过发射特定的电子脉冲码进行识别。当询问器发送出预先编码的信号后,如果目标是友方,应答器会接收到信号并发射预先约定的脉冲编码,作为回应。如果目标没有回应,或回应错误,则可判定为敌方。
如今,敌我识别器已在C3I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系统)、地对空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各种军用飞机等作战平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