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内注射是一种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医疗技术。这种方法常用于过敏测试,如结核菌素试验,因为可以观察到局部反应,从而判断个体对特定物质的敏感性。与皮下注射相比,皮内注射的注射深度更浅,通常只需穿透表皮和真皮层。
相比之下,皮下注射则是将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皮下组织,也就是位于皮肤和肌肉之间的脂肪层。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药物和疫苗的给药,因其能够提供更长时间的药物吸收,从而延长药效。皮下注射的注射深度较深,一般需要将针头插入约1-2厘米。
两种注射方式在操作时也有差异。皮内注射通常使用较细的针头,以减少疼痛感,而皮下注射则可以使用稍粗的针头。皮内注射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硬结或红斑,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内消退。而皮下注射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肿胀或疼痛,这些症状一般也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在进行这两种注射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减少感染风险。此外,患者在接受注射前应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过敏史,以便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药物。正确使用这两种注射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保障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