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脚发麻通常是因为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手足局部供血不足导致。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怀孕、不良睡姿、长时间蹲厕所等都可引发,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过分担心。
但如果手脚麻木持续时间超过一天,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常见的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包括: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手脚麻木,一旦身体任何部位经常感到麻木、酸痛或肿胀,应及时检查血糖。药物或化学制剂也可能引起麻木,如感冒或腹泻时服用黄连素或痢特灵,长时间处于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也会出现手脚麻木。
神经炎也是原因之一,常见症状是手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如果感冒或腹泻持续半个月,可能引起神经炎。四肢分散性麻木,则可能是局部神经受到刺激,如醉酒后的中风、昏迷、老年人拄拐棍、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经刺激导致的腿麻木等。
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脚麻木,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恢复时间因神经病变原因和性质而异。老人手脚发麻多与脑血管硬化有关,其中小中风及高血压引起的现象最多,小中风导致肢体麻木,通常持续几小时至数天,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患者则因血压波动引起手脚发麻,常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春季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手脚发麻,这与气候干燥寒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瘫痪、失语及昏迷,甚至死亡。
颈椎问题也可能导致手脚发麻,尤其是办公室一族和电脑工作者。预防方法包括颈部与肩部运动、脚部与足部运动、手部与脸部运动等,这些运动有助于缓解颈部紧张和改善血液循环。此外,还有针对办公室一族的“保健操”13招,包括双手捂住耳朵弹动脑袋、扯耳朵、炼眼、转颈、肩周按压、搓脸、伸懒腰、双臂过头压墙、搓肚、腹式深呼吸、提肛、散步和爬楼梯等,这些简单实用的动作可缓解疲劳、放松身心,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