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细雨绵绵,仿佛时光倒流,又到了那个粽香四溢的端午节。记忆中的场景,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让我不禁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故乡。
五月的家乡,青草覆盖着山野,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石板桥下,青苔斑驳,流水潺潺,宛如一双温柔的眼睛,在这细雨中,端午节悄然来临。
每当这时,凤仙花便会绽放出一片烂漫的桃红。穿着花布衫的少女们会采下花瓣,放进细白的碎碗,加入粗盐和白矾,捣碎花瓣,让它们变成粉色的糊状。少女们边捣,边念叨:“端午到,指甲红,染了指甲过端午,红红火火过一年。”她们摘下梅豆叶,将花瓣泥涂在指甲上,再用梅豆叶包裹成绿色的粽子,最后用红丝线扎紧。少女们笑得甜,因为明天,她们的指甲就会被这鲜艳的桃红染上。
家乡的端午节,在这鲜艳的指甲下,缓缓走过。
“哦,摘艾蒿喽!”孩童们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兴奋地叫喊着。密密的艾蒿在清晨的山野上颤动,穿着短衫的孩子们爬上小山坡,摘下艾蒿,欢声笑语洒满山间。
妇女们轻声说笑着,摘下艾叶,戴在耳边的黑发上。一束束青翠的艾蒿被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带回家。欢声笑语在乡间回荡。
家乡的端午节,在这青翠的艾蒿下,慢慢走过。
家乡的芦叶在老人们的手中轻轻旋转,芦叶被捏成锥形,撒入糯米,再加入红枣。几转几捏,大手变得灵巧,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诞生了。粽子被放入热气腾腾的大锅中煮,青翠的粽叶变成深绿,随着热气飘出甜香。粽子被捞出,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顺着粽皮滑下,热气让人心里骤然一暖。咬一口,白嫩的糯米点缀着蜜枣,鲜香润滑,还带着芦叶的清新,化在舌尖上,化成满嘴的清甜,满心的温暖。
家乡的端午节,在这粽香中,渐渐远去。
湿漉漉的水汽中,思绪渐渐模糊。那粽子的清香似乎萦绕在齿间。端午节,这个悠久的传统,美好的风俗,人们在年年的端午节中,虔诚地祈愿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乡的端午节啊,愿我在梦中,深深思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