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完语文课后,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种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生长过程。我兴奋地回家找外婆要了几粒黄豆。外婆告诉我,种黄豆需要充足的水分。我把黄豆埋进土里,并开始给它浇水。几日后,我发现土壤比其他地方高了一些,轻轻扒开土,看到淡黄色的小芽。几天后,小芽变成了绿色,长出了几片嫩绿的叶子。
随着时间推移,小芽渐渐长高。我插了几根棍子,黄豆藤便顺着棍子向上攀爬,不久后竟爬到了顶部。半个月后,藤上长出了豆荚,豆荚表面有一层细腻的毛,摸起来软软的,非常有趣。豆荚的颜色也由浅绿色逐渐变深。
一天,我突发奇想要观察黄豆。仔细端详后发现,黄豆的颜色介于土黄与肤色之间,形状多变,表面皱巴巴的,像水波纹,又似老人脸上的皱纹。黄豆硬硬的,咬起来需用牙齿。
泡黄豆那天,我迫不及待地端详黄豆,发现黄豆的皮开始脱掉,变得更大更饱满,有些裂开了一个小嘴,散发出一股清香。我期待着它快快长大。
几天后,我发现黄豆的头上长出了尖尖的嫩芽,像小辫子,十分惹人喜爱。我又叫醒了父母,他们也十分高兴。我仿佛看到黄豆已经长大,结出了嫩豆角。
芽儿经过四天后变得卷卷的,弯弯的,像一群正在跳舞的印度蛇,惹得我们捧腹大笑。芽儿继续生长,豆子皮开始脱落,露出绿油油、光滑的身体。
老师让我们观察黄豆,我观察到一些豆子炸开,一些豆子变大,水下的豆子大而湿,水上的豆子小而干。
我再次观察黄豆时,发现水下的豆子被水上的豆子压着,没有发芽;水上的豆子太干,也没有发芽,但中间的豆子发芽了。黄豆长出了淡黄色的芽,芽尖有些红,芽越长越粗。
豆宝宝的芽变得更长了,有些豆子已经开始变成绿色,像豆芽菜。黄豆变大了。掀开盖在豆子上的布,一股刺鼻的臭味迎面而来。我观察到一些豆子腐烂了,豆皮脱落,更多的豆子变绿了。
黄豆发芽时,子叶提供养分,发芽后,子叶见光产生叶绿素,子叶是最早产生光合作用的,豆芽通过光合作用自养,所以发芽后会变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