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景德镇陶瓷在洪武、永乐年间奠定了基础,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了宣德时期,陶瓷艺术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促进了景德镇瓷器技术的显著提升。宣德的青花和红釉瓷,至今仍然是国际收藏界的瑰宝。
宣德瓷器的造型显得稳重而雄浑,与永乐时期相比,虽有继承,却也独具特色。例如,宣德时期的扁腹绶带葫芦瓶、花浇和高足碗等,都展现了精湛的制作工艺。此外,还有许多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器物。宣德时期的瓷器种类之丰富,居明代之首。
釉面特点是宣德瓷器的一大特色,其橘皮纹效应尤为突出。青花瓷的釉面呈现出亮青色调,早期和晚期的釉面略显白皙,中期则为青白色,整体釉面细腻光滑。
胎质细腻是宣德瓷器的又一特征,常见的细砂底和琢器接痕少见。与永乐时期相比,宣德瓷器的胎体更为厚重、坚硬。
青花瓷的颜料有三种:进口的苏尼勃青料、国产料以及进口与国产混合料。青花色泽自然晕散,形成了浓重的凝聚结晶斑,渗透到胎骨之中。宣德后期,青花色调可能偏浓褐或灰暗,少有晕散和斑点。
纹饰风格与永乐时期相比,更为粗犷豪放,笔法遒劲。尤其是龙纹,其凶猛之态,为明代瓷器之最。
宣德瓷器上刻有年款的数量较永乐时期明显增多,一般为六字楷书款,也有四字款,书写位置不定,全身各处均可见,偶见采用篆书字体。
器足形式多样:①琢器多采用细砂底,无釉,无旋痕,常见火石斑。②台阶形底,连续上凸,为宣德时期独有,如海石榴瓶、撇口罐等。③斜坡式盘底,盘心微凹,浅圈足。④齐平足,如同刀切。⑤实底高足,露胎处光滑细润。⑥空心底高足。⑦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