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清代,恭亲王府中流传着一个关于倒贴“福”字的传说。
2. 故事发生在春节前夕,恭亲王府的大管家为了取悦主人,写了许多“福”字,命令仆人将其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
3. 一位不识字的家仆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这引起了福晋的不快。
4. 大管家机智地解释称,这象征着“大福到了”,福晋听后转怒为喜,并对管家和家仆进行了奖赏。
5. 这一习俗随后从官府传至民间,人们在春节时开始倒贴“福”字,以此祈求好运。
另一个关于倒贴“福”字的传说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6. 朱元璋曾用“福”字作为标记,准备消灭某些敌人。
7. 马皇后为了防止灾难发生,下令全城百姓在天亮前在门上贴上“福”字。
8. 有一户人家不识字,将“福”字贴倒了。
9. 第二天,朱元璋发现每家都贴了“福”字,只有一家倒了贴。
10. 皇帝愤怒地下令要处决这家人,但马皇后解释称这是“福到了”的意思,皇帝于是下令释放这家人。
11. 因此,人们开始倒贴“福”字,以此寻求吉利,并纪念马皇后的智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