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需考虑结构受力和施工便利性,通常选择在受力较小的位置,以确保结构整体性能。分层设置水平施工缝时,还需结合混凝土浇筑温度、裂缝控制、混凝土供应能力、钢筋施工及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来确定具体位置和间隔时间。
施工缝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因此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若施工间歇时间未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可以继续浇筑混凝土,采用振捣工具将新旧混凝土层结合紧密。若间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则需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值后方可继续施工。如间歇时间过长,已硬化混凝土表面应清除浮浆、油污等杂质,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对于梁、柱施工缝,应垂直于梁、柱轴线,板墙施工缝则应垂直于板面、墙面,避免做成斜坡。在留竖向施工缝时,应预先设置隔板,确保新混凝土能够顺利插入梁底,避免水泥砂浆从底部流出。在做板的竖向施工缝时,可通过增设接头钢筋来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的风险,钢筋应按设计要求放置。
对于较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如毛石混凝土基础的施工缝,应采用踏步式设计,确保新旧混凝土能够良好结合,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