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充电分为恒流充电和脉冲充电两种方法。恒流充电是指使用恒定电流对电池充电,而脉冲充电则先用脉冲电流充电,然后让电池放电,如此循环。脉冲充电的充电电流波形如图所示,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氢氧化镍还原为氢氧化亚镍,氢氧化镉还原为镉。脉冲充电时,充电电流波形如图所示,电池的氢氧化镍还原为氢氧化亚镍,氢氧化镉还原为镉。加入放电脉冲后,气泡离开极板并与负极板上的氧复合,减小了电池的内部压力、温度和内阻。
充电过程中,镍镉电池中的氢氧化镍还原为氢氧化亚镍,氢氧化镉还原为镉。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聚集在极板两边,减小了极板的有效面积,使极板的内阻增大。采用放电去极化措施后,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允许大电流快速充电。采用某些快速充电方法时,快速充电终止后,电池并未充足电,需加入补足充电过程。补足充电速率一般不超过0.3C,在补足充电过程中,温度继续上升,当温度超过规定极限时,充电器转入涓流充电状态。
镍镉电池的电量将按C/30到C/50的放电速率减小,为补偿电池因自放电而损失的电量,补足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应自动转入涓流充电状态。涓流充电也称为维护充电,根据电池的自放电特性,涓流充电速率一般都很低。只要电池接在充电器上并且充电器接通电源,在维护充电状态下,充电器将以某一充电速率给电池补充电荷,使电池总处于充足电状态。
采用快速充电法时,充电电流为常规充电电流的几十倍。充足电后,如果不及时停止快速充电,电池的温度和内部压力将迅速上升。内部压力过大时,密封电池将打开放气孔,使电解液逸散,造成电解液的粘稠性增大,电池的内阻增大,容量下降。从镍镉电池快速充电特性可以看出,充足电后,电池电压开始下降,温度和内部压力迅速上升,为了保证电池充足电又不过充电,可以采用定时控制、电压控制和温度控制等多种方法。
在电压控制法中,最容易检测的是电池的最高电压。常用的电压控制法有:最高电压(Vmax),从充电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电池电压达到最大值时,电池即充足电。采用电压负增量(-ΔV)和电压零增量(0ΔV)控制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电池已充足电。在温度控制法中,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有:最高温度(Tmax),当电池温度达到45℃时,应立即停止快速充电。温升(ΔT)和温度变化率(ΔT/Δt)控制法,可以消除环境影响,提高检测精度。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应当设法减小热敏电阻非线性的影响。最低温度(Tmin)控制法,当电池温度低于10℃时,采用大电流快速充电会影响电池寿命,充电器应自动转入涓流充电。脉冲充电时,充电电流波形如图所示,电池的氢氧化镍还原为氢氧化亚镍,氢氧化镉还原为镉。
综上所述,快速充电法需要综合考虑定时控制、电压控制、温度控制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电池充足电又不过充电,从而提高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