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多样,根据鸡的不同年龄、抵抗力、致病大肠杆菌的类型和感染途径,可以表现为败血症、肠炎、气囊炎、卵黄腹膜炎、输卵管炎、全眼球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脐炎及滑膜炎等。当前,急性败血症和气囊炎是最常见的病型,其次是卵黄腹膜炎。
急性败血型和气囊炎是最严重的病型之一,病菌通过血液循环或呼吸道进入气囊,引起气囊炎,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继而发展为肠炎、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输卵管炎,最终导致全身败血症。病鸡可能出现突然死亡或逐渐衰竭死亡,部分病鸡会出现离群呆立或挤堆,羽毛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拉黄、绿、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污染,发病死亡率较高。
病理变化包括纤维性心包炎、纤维性肝周炎、纤维素性腹膜炎和气囊炎。纤维性心包炎表现为心包积液、混浊增厚,有纤维性渗出物,与心肌粘连;纤维性肝周炎表现为肝脏肿大,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纤维素性腹膜炎表现为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气囊炎表现为气囊混浊、增厚,有泡沫状粘液,严重者有黄白或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肠道及各脏器被渗出物充斥。
卵黄性腹膜炎是另一种常见病型,产蛋输卵管感染大肠杆菌导致输卵管伞部粘连,排卵时无法打开,卵泡不能进入输卵管,跌入腹腔引发广泛的腹膜炎,产生大量毒素。母鸡会出现腹部膨大,最终导致死亡。病理变化包括产蛋腹腔中充满淡黄色卵黄,腹腔器官表面覆盖一层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渗出物,肠道相互粘连,肠浆膜上有针尖状出血点,卵泡变形、变色,有的卵泡皱缩,积留在腹腔中的卵黄时间较长即凝固成硬块,切面呈层状,输卵管粘膜发炎,管腔中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凝固分泌物。
脐炎是指雏鸡的脐孔不能正常愈合,大多数在出壳后2~3日内死亡。病雏会表现出衰弱、挤推、拉稀,腹部膨大,脐部感染,脐孔愈合不良,呈蓝黑色,有臭味,腹腔中有未吸收的卵黄,有时发生腹膜炎,感染的雏鸡难以治愈,死亡率可达10%~12%。
全眼球炎通常发生在舍内空气被大肠杆菌严重污染的情况下,感染后会引起全眼球炎。急性败血性大肠杆菌后期也可能出现,多数为单侧,少数为双侧。患侧眼睑粘连,外观肿大,内有黄白色豆腐渣样物质,切开眼睑可见眼球发炎,眼角膜浑浊,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病鸡会消瘦,生长不良,羽毛逆立,不喜活动。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在病鸡的肝脏、心脏、十二指肠、盲肠及肠系膜上产生肉芽肿,外观和结核结节及马立克氏病的肿瘤结节相似。
大肠杆菌性脑炎的主要症状为昏睡、精神沉郁,出现斜颈、转圈、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剖检病鸡脑膜充血、出血、发炎,病脑部可分离出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