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升本的录取机制不同于高考,没有平行志愿的概念。平行志愿是指各个志愿学校在录取时享有同等效率,每个志愿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分数未达到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系统会依次检查其他志愿,直至找到一个提档线不高于考生分数的学校,然后将档案投递到该学校。提档线即学校录取的最低分数,通常高于分数线。例如,假定分数线为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为600分,而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分。
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拉开不同学校提档线的差距。例如,如果选择了北大,不要同时选择清华,但可以考虑北航、北工大;如果选择了复旦,不要同时选择交大和南大,但可以考虑同济、上海理工大学。具体建议应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因为不同的考生背景和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仅凭字面意义理解专业,而要深入了解专业目录及其内涵;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而要结合个人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不要一厢情愿地选择专业,而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要简单地只看专业的名称,而要考察学校的整体专业竞争力;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关注专业的录取办法;不要仅凭兴趣选择专业,而要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2011年,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都在5万人以上。这些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需要关注专业的内涵,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领域等。了解专业目录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全面了解各个学科门类及其专业,从而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例如,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
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也很重要。通常,一个专业会有多个开设高校,但课程设置情况会有所不同。考生和家长应该了解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便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例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
考生和家长还应关注专业的就业方向。我国大学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选择的专业将影响将来的职业发展。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和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有助于考生和家长做出明智的选择。例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但并非所有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同学都适合从事土木工程师的职业。
考生和家长还需关注毕业生就业情况。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已成为填报志愿的重要导向。了解专业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可以帮助考生和家长做出更合适的决策。
最后,考生和家长应了解高校开设情况。即使选择了心仪的专业,也需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该专业,以及是否在考生所在省份招生。即使是同一专业,不同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