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电动汽车用户而言,电池的性能是一个关键考量点,包括续航能力、电池安全以及电量衰减等方面。电池电量的衰减会随着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加剧,这会对车辆的续航里程和二手车的保值率产生显著影响。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电动汽车电池的衰减问题。
目前,电动汽车普遍采用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丰田汽车公司最近宣布停止对镍氢电池的研发,这意味着锂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统治地位愈发稳固。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它们的电容量都会随着充电和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多而逐渐衰减。在实验室条件下,电池以1C的充放电速率进行持续测试,通常三元锂电池在经历800至1000次充放电循环,磷酸铁锂电池在经历2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量会衰减大约20%。
市面上搭载三元锂电池的主流电动汽车,其续航里程通常能达到400公里。按照800至1000次充放电循环计算,对应的行驶里程约为32至40万公里。然而,由于电池容量会随着充电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衰减,并且实际续航里程通常低于厂家公布的数据,实际总行驶里程大约为理论值的70%。因此,一辆电动汽车在行驶了22至28万公里后,电池容量会衰减20%。在行驶10万公里时,三元锂电池的容量相比全新状态会衰减7至9%,续航里程会减少大约28至36公里。从这个角度来看,电池衰减的影响相对较小。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计算是基于实验室数据得出的理论值,实际情况可能会因电池质量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据最近的外媒报道,特斯拉车主的实例也支持这一理论。一位美国车主伊玛在2018年购买了一辆Model 3长续航版,至今已行驶10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车主表示,Model 3的电池衰减并不明显,目前100%电量下的续航里程为305英里(约合490公里),在两年内行驶16万公里后,电池衰减率约为5%,这比理论测算的数据要好。
总的来说,尽管电动汽车在续航、充电速度和电池衰减等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或显著改善。电动汽车作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其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动力性能提升容易等优势将会推动其持续发展。本文来源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芦圆,其观点不代表汽车之家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