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螽蟫蟊蠹并不是成语,而是由多个词语组合而成的词汇。螽zhōng,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于跳跃,对农作物造成损害,也被称为阜螽或蚱蜢。蟫yín,指的是衣鱼,一种体长扁平、银灰色细鳞覆盖的昆虫,常出现在衣物和书籍中,啃食上面的浆糊和胶质物。蟊máo,指的是吃苗根的害虫,如蟊贼,比喻坏人。蠹dù,指的是蛀蚀器物的虫子,如蠹虫、木蠹、书蠹、蠹鱼。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中的“蠹”指的就是这种蛀蚀作用。
螽字的详细解释:螽是一个汉字,读作zhōng,原意是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于跳跃,对农作物造成损害。后来引申为蝗类的总称。《诗经》等古代文献中都有提到这个字。
蟊的详细解释:蟊是蝗虫的一种,专门啃食庄稼的根部。古代文献中记载,食苗心的叫做螟,食叶的叫做螣,食根的叫做蟊,食节的叫做贼,这些都是对蝗虫不同种类的描述。蟊贼,泛指吃禾苗的害虫,也可比喻危害国家或人民的人。例如,“去其螟螣,及其蟊贼”出自《诗经》。
蠹的详细解释:蠹字,读作dù,是会意字,表示虫子在树心蛀食,形成树心“结石”,阻碍树木生长。蠹是“螙”的异体字,泛指蛀蚀器物的虫子。蠹虫不仅指蛀蚀器物的虫子,还比喻祸害国民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