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外强中干”描述的是外表看似强大,实则内心空虚的状态。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干:枯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强壮有力,实际上内心空虚无力的人或事物。
与“外强中干”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外刚内柔”和“外方内圆”。这些成语都揭示了外表与内在的矛盾,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相反,“外柔内刚”和“外圆内方”则表达了外表柔和但内心坚定,或者外表圆滑但内在有原则的态度。这些成语与“外强中干”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外强中干”在句子中通常作为谓语、定语或状语使用,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虚假外表。例如,可以说“一切反动派都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形象地揭示了反动派的虚假本质。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左传·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外表强大而内心空虚的状态,并指出了这种状态在行动上的困境。
总的来说,“外强中干”是一个深刻而形象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判断事物时,要透过表面看本质,不被虚假的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