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原先称于勒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这表现了她对于勒最初的期望和期许。然而,当于勒的境况发生变化后,母亲的称呼也随之改变,变成了“这个人”、“这个流氓”。这种称呼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她性格中的嫌贫爱富,还暴露出她的自私与冷酷。
母亲对经济状况的变化极为敏感。当于勒的经济状况好转,能够为家庭带来帮助时,母亲对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期待。然而,随着于勒的境况逐渐恶化,母亲的态度却迅速转变。她开始疏远于勒,甚至避之不及。这种态度的转变,反映出母亲对于物质利益的看重。
母亲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孤立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财富和地位的追求往往凌驾于亲情之上。母亲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种普遍心态。她对于勒的称呼变化,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直接反映。母亲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不仅表现了她的个人性格特点,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际关系的真实面貌。
母亲的行为和态度,让人不禁思考,亲情在面对金钱和利益时,是否还能保持其纯粹和坚定。在母亲对待于勒的态度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母亲的转变,或许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或许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无论如何,母亲的行为和态度,都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真实反映。
综上所述,母亲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不仅揭示了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际关系的真实面貌。这种转变,让人不禁思考,亲情在面对金钱和利益时,是否还能保持其纯粹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