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衣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祭祖节日,它源自周朝时期,关于其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些说法认为它源于迎冬礼,另一些说法则指出它起源于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寒衣节的由来。
有人认为寒衣节是从先秦的迎冬礼仪演变而来。据《礼记·月令》记载,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会率领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后,天子会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为他们“送寒衣”自然成为了这一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还有人认为寒衣节的原型是秦朝的正月初一。秦人起源于西北地区,属于羌戎民族。他们以十月为岁首,这是古代羌戎部族的旧俗。秦人统一全国后,依然保持这一传统,将十月作为一年的开始。这与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及周正建子的更迭旧制相符。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十月朔日,家家为黍臛,俗谓之秦岁首。”这表明寒衣节与岁首习俗有着深厚的联系。虽然表面上看似与岁首习俗无关,但实际上它的悼亡主题源于古代十月的年节祭祖礼,也是古人视十月为“正阴之月”观念的一种延续。在阴气最重的时期祭祀亡灵,是合乎时宜的。
此外,《孟姜女宝卷》中讲述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她来到筑城工地,获知丈夫已劳累而死并被埋进长城脚下后,她痛哭不已,竟使长城城墙坍倒,得以收葬丈夫尸骨。之后,她投海自尽。百姓深受感动,以后每到十月初一这天,便焚化寒衣,代孟姜女寄送给亡夫,从而逐渐形成了追悼亡灵的寒衣节。
在唐代敦煌的十月初一传说中,还有纪念汉高祖刘邦的说法。典故中提到:“十月晓,又日星,何谓?昔汉高祖十月一日入秦,故作一日节。”
以上内容根据民间传说整理,仅供娱乐参考,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