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上昏迷是指意识完全丧失,人对外界事物完全失去感知的一种严重现象。这是由于高级神经受到严重抑制,导致高度的意识障碍。因此,必须尽快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昏迷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浅昏迷患者意识丧失,但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反射仍存在,对强烈刺激如压迫眼眶等有反应。而深昏迷时,患者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肌肉松弛,大小便失禁。
引起昏迷的原因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意外伤害、肝昏迷、尿毒症昏迷、低血糖昏迷等。要找到明确的病因,应到医院进行检查。
在家庭中,可以进行一些简易观察和初步鉴别。观察瞳孔,瞳孔缩小可能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瞳孔不对称可能提示脑外伤、脑出血等;瞳孔扩大可能提示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等。
注意观察面部和肢体,面部不对称、一侧肢体瘫痪提示对侧脑部有病变;注意检查颈部,颈项强直阳性提示脑膜炎等。需要警惕的是,突然发生头晕、眼花和短暂意识丧失的情况,称为晕厥;患了癔病的人虽然意识不清,但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患某种疾病后陷入睡眠状态的嗜睡。
昏迷是一种紧急、危险的信号,必须立即进行抢救。在家庭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将头放低并转向一侧,便于口涎外流;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扣子,清理口腔和鼻腔分泌物;保护眼睛,防止角膜损伤;预防肺炎和褥疮,注意保暖,每隔2~3小时翻身一次,清洁口腔,保持床铺清洁平整。
由于昏迷的原因多样且复杂,抢救和治疗也十分复杂。因此,一旦出现昏迷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避免错过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