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力妈妈”是满族人供奉的女神形象,是清代满族朝野普遍祭祀的对象。在满族大祭中,于第三日夜晚举行的“避灯祭”中供奉“佛托妈妈”,又称“佛头妈妈”、“佛朵妈妈”、“万立妈妈”、“歪里妈妈”、“喜兰妈妈”或“喜勒妈妈”。这些称呼在满语中有不同的含义,但都指向同一个神灵。
“完力”在满语中意为木偶,因此“完力妈妈”是指满族人供奉的女神形象,类似于汉族人供奉的泥菩萨。这与汉族人的“妈妈”称呼不同,满语中称母亲为“额娘”或“讷讷”,还有“阿家”、“奶奶”等称呼。
在满族神话中,大约有300多位慈祥育世、佑庇八方的女神。这些女神的名字在满族人世代相传中被称作“妈妈”,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例如,康熙初年从乌苏里江招抚来的郭合乐部族人供奉的断事神他拉伊罕妈妈,是女性;宁安吴姓氏族祭祀的鹿神为抓罗妈妈,译成汉语是鹿奶奶,又称作抓罗格格女神。这些“妈妈”并不是指汉语中的“妈妈”(母亲),而是指女神。
满族神话中还有乌布西奔妈妈、神鹰妈妈等女性神祇。《天宫大战》中的阿布卡赫赫和卧勒多赫赫(希里女神)都是女性。秋千女神车库妈妈、女神塔其妈妈和美丽的尼亚其妈妈等也都是女性。富育光指出,满族神祗中现有人格化的自然物神祇,又有半人半兽半禽神祇,而且人神中多数为女神,如果大小神职一一排列,能有300余位女神,可以说是威严的女神圣殿和神谱。
神话中的众多女神按北方习俗均称为“妈妈神”。因此,满族神话中的300余位女神,按北方习俗均称之为“妈妈神”。而“佛托妈妈”是否为女性神祇呢?根据上述说法,可以肯定她是女性神。满族神话中的东海女神奥姆妈妈、恰哈拉部族始神女祖老妈妈等均为女性神祇。
《沙克沙恩都哩》故事传说,刚有人类的时候,他们只知道捕猎觅食,对一些天灾病患,一点也不懂得预防。为此,天神打算派沙克沙降生,预报一些吉凶祸福。正在这时,下方管平安育子女的神“佛托妈妈”上天启奏,让沙克沙降生在纳音河地方的一个没儿没女的老人家。这再次说明了佛托妈妈是保婴女神。
在满族口语中,称母亲为“讷讷”、“额娘”,而不称妈妈。称母亲为“妈妈”的是汉族。在满族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中,可能因公认已知佛托妈妈是女性,因而无须言其性别。那么,为什么满族女神都以男性“妈妈”来称女性神呢?按理说,满族女神在满族中应以满语来称谓,为什么以男性称谓来称女神呢?
我们按满语分析,原来满语“妈妈”汉语是神之意,而且是女神,“佛托”汉语意是柳树、柳枝之意,满语“佛托妈妈”,汉语意是柳树女神。如新宾满族自治县红升乡的妈妈伙洛,汉语意是女神沟。这样佛托妈妈为女性是极明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