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的流程分析,首先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企业流程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流程管理的责任人应是流程穿过的各组织的管理者。业务流程需要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流程分析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找出和定义需要分析的流程,以及对流程的客户、资源消耗、瓶颈环节、内部控制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调整和改进。
以一个制造型企业为例,它的经营活动可以被描述为一个供应链,该供应链由采购管理流程、制造管理流程、物流管理流程、销售管理流程和客户服务流程等连接而成,还需要财务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质量管理流程的支撑。供应链运行过程是企业内部资源不断转换,最终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增值。
客户的需求信息可以通过外部和内部途径获取。外部获取信息的方式包括分析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和直接从客户那里获取需求信息。而内部获取需求信息则包括外部客户的直接反馈和内部客户的间接信息。内部信息可以分为管理者掌握的信息、营销部门有影响力的员工掌握的信息、营销类部门普通员工掌握的信息以及其他非营销类部门的信息。
分析流程的资源消耗成本,包括人力资源、财物资源和时间资源。人力资源成本可以通过员工的工资和工作时间来计算,财物资源成本包括货币资金和非货币性资产的总和,而时间周期分析则关注流程的执行效率。通过缩短流程周期,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应对市场变化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流程瓶颈可能由资源分配不均衡、执行者未尽职或流程间资源抢占冲突引起。解决瓶颈的方法包括重新规划资源分配、加强激励措施和沟通、调整组织结构等。此外,通过对流程进行内部控制分析,可以发现和优化控制程序,确保流程输出结果的质量。
供应链上的采购、制造、物流、销售等流程都是闭环流程,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企业的主流程——供应链。通过对这些流程的分析,可以有效评估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
总之,通过客户需求分析、资源消耗成本分析、流程瓶颈分析和内部控制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优化其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