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自2006年起,于5月20日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工艺源自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所在的茅台镇,并因其独特性而获得国家级认可。茅台酒的生产周期为一年,涉及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和包装等六个主要步骤。酿制过程从端午节的踩曲开始,到重阳节的投料结束,期间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和七次取酒。茅台酒至少需要在分型贮放和勾兑贮放五年后才能出厂包装,其独特的风味归功于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摘酒等工艺特点。
按照香型,白酒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浓香型:以老窖发酵生香基地为特点,窖泥中的酿酒微生物越多,酒质越好。浓香型白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适口、回味悠长的特点,主要代表有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全兴大曲等。
2. 清香型:也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河南宝丰酒、河南龙兴酒、厦门高粱酒、天长帝酒等为代表。清香型白酒入口绵柔、落口甘甜,香气清新。
3. 药香型:又称为董香型,以贵州遵义的董酒为典型代表。药香型白酒采用药材制曲或作为原料,通过发酵而成,是民族传统饮料中的一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