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建所48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共承担了365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12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这些努力导致了120项科研成果的产生,52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包括8项国家级奖项和38项省部级奖项。此外,该所还获得了16项专利,并撰写了21部主编著作和65部参编著作。
在学术交流方面,该所代表国家接待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以及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的高级官员和著名学者共计100多批,超过300人次。研究所还为国内外培训了7000多名麻类技术人员,并组织了全国麻类专业委员会会议,以及多次麻类学术会议。同时,《中国麻业科学》期刊和中国麻业信息网络中心也为麻农和加工贸易部门提供了信息服务。
自“十五”计划以来,研究所的事业发展迅速。它完成了从县城沅江到省城长沙的迁移,并建立了包括新办公区、新试验区和新生活区在内的科技创新条件设施。研究所组建了4个一级学科和7个二级学科,并将研究领域扩展到跨行业和多学科,研究对象也从麻类作物扩展到纤维植物。加工手段也从农业微生物扩展到酶制剂,产品从传统的纺织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
研究所还构建、主持和凝聚了占行业90%的8大技术创新平台和80%的国家麻业重大科研项目,以及70%的麻业创新人才。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研究所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科技条件建设分别位列第16位、第25位和第33位。
在“十一五”计划开始时,研究所已经获得了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课题和“948”引进项目的主持权,国家计划投资接近5000万元。这显示出麻业发展的强劲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