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上老君是道教中备受尊崇的神祇,广受道家学派和中国民间的崇拜。根据传说,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据称出生于公元前1301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被定为他的诞辰。这一日成为了太上老君的庆祝日,每年吸引众多道教信徒前往河南鹿邑县东关的太上老君台进行朝圣。在道教宫观中,太上老君通常与元始天尊并排供奉于三清殿中,其神像描绘的是一位满头白发、长须的老者,手持羽扇,居于元始天尊之右侧。道教的斋醮仪式中,太上老君的神位也常置于元始天尊右侧。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其神诞日是农历二月十五日。道教徒通常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或祈福延寿的道场,以纪念这位尊神。
作为道教的祖师,太上老君的形象和教义在道教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于太上老君的诞生,历史记载表明,在商朝之前,老君已经多次降生人间,设立教派,完成使命后便隐退。具体到商朝的阳甲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身,于武丁王九年二月十八日诞生。这是关于老君诞生之事的最早记载。到了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行至函谷关,度化了关令尹喜,并传授了道德经五千言。这些教诲后来成为了道教的重要经典,太上老君因此被尊为道教的开山祖师。
东汉明帝、章帝年间,太守王阜将老子神化,视其为与“道”同等地位的先天地之神。到了汉顺帝时期,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将老子奉为教主。张陵在传教时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中提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弊慎腊地之先,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这便是太上老君名号在道书中的首次出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