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促使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主要是外部动机,外部名利动机大于内在动机的影响。
2.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伪造、篡改、剽窃等造假行为。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对其进行了界定。
3. 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机制缺失、不良社会风气、学习压力、学术能力、时间压力、追求荣誉的愿望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等。
4. 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考试作弊、剽窃抄袭和数据造假。考试作弊手段日益隐蔽,剽窃抄袭包括无意和故意两种,数据造假表现为内容胡拼乱凑、参考文献胡编乱造和使用虚构数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