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汉族,山东邹平县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他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学而不厌,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刘徽是公元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他在公元263年撰写的《九章算术注》以及后来的《海岛算经》,奠定了他在中国数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九章算术》是中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数学专著之一,它成书于西汉时期。现今流传的定本内容在东汉之前已经形成。
《九章算术》是中国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数学著作,内容包括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是当时学习数学的重要教材。东汉时期,该书不仅广为流传,度量衡研制涉及的数学问题也要以书中的算法为依据。
《九章算术》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书中不仅有分数理论及其完整的算法,比例和比例分配算法,面积和体积算法,还提出了开立方法、盈不足术(双假设法)、正负数概念、线性联立方程组解法、整数勾股弦的一般公式等内容。
刘徽的《九章》注不仅在整理古代数学体系和完善古算理论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提出了丰富多彩的创见和发明。他用比率理论建立了数与式的统一的理论基础,应用了出入相补原理和极限方法解决了许多面积和体积问题,建立了独具风格的面积和体积理论。
刘徽在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对后世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研究方法对现今数学也有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