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边炉是广式火锅的一种。在打边炉中,“打”字的本意是涮食的动作。传统的打边炉将炉子放置在人们身旁,因此而得名。这种吃法区别于一般的坐式火锅,人们通常是站立着涮食。打边炉这一词汇在清代的《广东通志》中已有记载,描述的是冬至时节人们围炉而食的场景。
打边炉的制作方法如下:
所需材料包括羊腿肉或羊腩1000克、马蹄适量、红萝卜2根、白萝卜1个、玉米一根、大葱一根、姜5片、蒜8瓣、香叶1片、火锅底料适量、柱侯酱适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蒜切片、姜切片、香叶洗净、大葱备用。
2. 马蹄去皮,玉米切块,白萝卜和红萝卜也分别切块,羊肉切块后洗净。
3. 在锅中加入适量油烧热,放入羊肉煎至微焦,散发出香味。
4. 加入柱侯酱,继续翻炒约一分钟,然后关火备用。
5. 另起锅,加入姜、蒜、大葱和香叶,炒出香味。
6. 将之前煎炒过的羊肉放入锅中,简单翻炒。
7. 加入红萝卜、白萝卜、马蹄,以及足够清水,水量需没过所有材料。
8. 用中火焖煮约40分钟。
9. 40分钟后,即可边涮边享用打边炉。
以上内容是对原有文本的修改润色,修正了语句时态,提升了内容质量,同时保留了原有信息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