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施工时,若气温低于10℃;其他等级道路施工时,若气温低于5℃,通常不建议进行沥青路面施工。
2. 摊铺沥青混合料时,应保持缓慢、均匀且连续不间断的作业,以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机械摊铺过程中,避免使用人工修整。
3. 初压阶段,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控制在110至140摄氏度之间,以保证足够的压实效果。
4. 复压环节中,混合料的温度应保持在120至130摄氏度,以进一步确保路面的密实度。
5. 终压阶段,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需大于90摄氏度,以保证路面最终成型。
6. 沥青的洒布温度应根据施工时的气温及所使用沥青的标号确定。通常情况下,石油沥青的洒布温度宜在130℃至170℃之间,煤沥青宜在80℃至120℃之间,乳化沥青则可在常温下进行散布。
7. 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是指其抵抗高温流动变形的能力。为防止高温季节下沥青路面出现波浪、推移、车辙、拥包等病害,必须保证路面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
8. 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是指其抵抗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随着温度的下降,沥青路面的柔韧度降低,在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累积应力,当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路面便会开裂。
9.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受多种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影响,包括材料的性质、施工工艺、环境条件等。
10.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同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的特性(如沥青的感温性、感时性、老化性能)、路面结构的几何尺寸(如面层厚度)、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