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农药进出口数量呈现出年度增长趋势,尽管在某些时期出现轻微下降,但整体上仍显示出贸易顺差,2020年1-7月数据显示这一顺差为7.41亿美元。农药通过植物和杂草叶片的基部吸收,进而影响原卟啉原氧化酶在植物体内的积累,从而发挥其药效。在装载量方面,SecA类农药的进出口量为162,300吨。根据中国农药进出口统计数据,2020年前七个月,全国原药产量和草甘膦市场呈现增长态势,农药出口实现了显著的双位数增长,是近十年来农药出口表现最为强劲的时期。
中国农药出口的增长率在28.87%左右,进出口额达到7.84亿美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中国的农药进出口量虽有增长,但数量上出现了大幅增加,贸易顺差为19.12亿美元。进出口的FOI(forecast error, 预测误差)为14.01万吨,年增长率为11%,而进出口数量则从2019年的水平下降了0.3%。
我国农药进出口呈现出SEIS的特点:首先,农药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出口量和出口数量持续增加。这不仅体现在出口品种数量的显著增长,还体现在出口市场范围的持续扩大。行业内部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对农药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迅速,随后利用ARIMA-FOI模型对我国农药进出口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农药进出口总量持续增加。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中国农药进出口总额为74.38亿美元,进出口量为127.09万吨,其中出口额为70.93亿美元,出口量为24.12万吨。相比之下,中国农药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2亿美元,同比下降5.0%,贸易顺差为40.98亿美元。各类农药的进出口总额和商业顺差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而我国农药的进出口量则呈现出年度下降趋势,尽管数量上出现了大幅增加,贸易顺差仍达到20.2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