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康熙年间起,清朝外海水师开始采用大型战舰,而内河则使用轻型船只。随着辖区范围的扩大,水师兵力不断增加,尤其在战时,舰船数量会有显著增长。在征讨吴三桂的战役中,皇帝命令尚善率领舰队进入洞庭湖以夺取岳州。到了鄂鼐统率水师时期,增加了鸟船一百艘,沙船四百三十八艘,并配备了三万水军。在征讨台湾的战斗中,万正色被任命为湖南、浙江的战船指挥,共有战船二百艘,由海路前往福建。姚启圣也建造了三百艘战船,配备了二万水军。施琅在攻克澎湖时,使用了三百艘战船和二万水军。施世骠在平定朱一贵叛乱时,动用了大小战船六百多艘。在乾隆年间的缅甸征战中,湖广船匠在蛮暮造船,通过金沙江进攻缅甸,同时调集福建、广东水师增援。李长庚在剿灭海盗的战斗中,福建制造了三十艘大船,称为霆船,配备了四百门大炮,集合了闽、浙水师全力,转战各大洋,最终平定了蔡牵。
道光年间以后,随着海上的频繁警情,清朝的木质旧式战船已无法与外洋的铁甲战舰相抗衡。同治五年,开始仿照欧洲兵轮船的样式,在福建省开设工厂制造轮船。江苏最初配备了四艘轮船。十一年,广东、山东各增设一艘轮船,奉天增设一艘小轮船,均配备了水师。
随后,沿海各省开始购买兵轮,每年都有所增加,同时逐步淘汰了旧式水师的战船。到了光绪中叶,统计各省外海、内河实际剩余的师船数量,奉天有外海缯船十艘,直隶有外海长龙船二艘,先锋舢板船四十八艘。山东有外海拖罾船十四艘,内河哨船六艘。江苏有外海轮船二艘,艇船八艘,内洋轮船二艘,舢板船六十艘,内河舢板船、艇船三百八十五艘,长江舢板船七十六艘,督阵舢板孝羡船一百二十八艘。安徽有舢板船二百八十二艘,长龙船十五艘,八团船一艘,枪划十艘,护卡巡船十五艘,督阵舢板船七艘,轮船二艘。江西有长龙船十五艘,舢板船二百六十三艘,督阵舢板船六艘,轮船一艘。福建有外海长龙船一艘,舢板船十九艘,小艇十配慎握四艘,哨船十四艘,龙艚船二艘,拕艚船一艘,内河炮船三十艘。浙江有外海钓船二十七艘,艇船十二艘,龙艚船十七艘,哨船二艘,快船一艘,内河大舢板船五十八艘,中舢板船培庆八十四艘,飞划船四十九艘,长龙船座船二百十三艘,枪船八艘,炮船五艘。湖北有督阵大舢板船八艘,长龙船十二艘,舢板船一百八十艘。湖南有督阵大舢板船四艘,长龙船四艘,舢板船六十艘。广东有外海大小轮船二十二艘,巡船十四艘,拕船十艘,长龙船一艘,扒船一艘,内河两橹桨船一艘,橹船一艘,桨船四十艘,巡船一百九十六艘,急跳船十五艘,平底桨船二艘,快哨船二艘,快船十四艘,快桨船七艘,艚船四艘,橹船二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