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清洁、易应用和低成本的潜力而备受关注。
2. 尽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正积极推进,但其稳定性问题不容忽视。
3. 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以及高效电池器件的稳定性是研究的重点,尤其是考虑到钙钛矿中含有的重金属铅。
4. 针对表面缺陷和水分侵蚀导致的稳定性问题,研究者们使用了卟啉小分子来钝化钙钛矿表面缺陷,取得了重要进展。
5. 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卟啉分子CS0、CS1、CS2处理钙钛矿表面,可以有效钝化缺陷,并抑制钙钛矿/HTM界面间的非辐射复合。
6. 此外,通过在薄膜形成的不同阶段引入功能性氟化分子,研究者们探索了减少多晶钙钛矿薄膜缺陷的方法。
7. 基于这种策略的PSCs有效地抑制了表面和GBs缺陷的形成,同时提升了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8. 这种新的策略通过缺陷钝化延长了载流子寿命,抑制了非辐射复合损失,从而提高了VOC,减少了VOC损失。
9. 了解光生电子的提取和光生空穴的排斥力同时减弱对提高界面处电子转移效率至关重要,否则会导致载流子复合严重,降低器件的PCE。
10. 这一新认识加深了对钙钛矿光伏器件结构和异质结界面的理解,解释了无ETL器件PCE低的原因。
11. 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延长载流子寿命来解决无ETL钙钛矿光伏器件的效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