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所谓的“酒神”类型的人,即便在饮酒之后也能保持思维的清晰。这类人似乎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酒精的影响下依然保持逻辑清晰。
2. 饮酒与致癌风险。科学研究显示,饮酒,特别是过量饮酒,可能会提高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对于亚洲人而言,由于基因差异,他们可能对酒精的代谢与其它种族存在差异,这或许会让他们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
3. 酒精的化学效应。酒精,即乙醇,在人体内会产生多方面的效果。这些效果包括对肝脏的损害、影响判断力、可能导致依赖性等。
4. 代谢差异与驾驶安全。由于人体代谢酒精的能力各不相同,如果一个人饮用了大量酒精,应至少等待24小时以确保体内的酒精完全代谢掉,然后再驾驶。
5. 醉酒的迹象。一个人是否醉酒可以通过血液中的乙醇浓度来确定。当浓度在0.05%-0.1%之间时,人可能会开始感到朦胧和愉悦;而当浓度达到0.3%,人可能会出现说话含糊、走路摇晃等症状。
6. 酒精的致死浓度。乙醇浓度达到0.7%时,可能导致死亡。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水平,理应避免达到。
7. 个人对酒精的承受力。由于胃肠吸收能力和肝脏代谢能力的不同,不同的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这决定了个体之间的酒量差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