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豆作为清凉解暑的佳品,却容易遭受虫害。刚收获时,其外表完好无损,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后,特别是在夏秋季节,绿豆会出现大量的黑褐色小硬壳虫,受害豆粒甚至可能达到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导致重量损失一半以上。这些硬壳虫名为绿豆象。
绿豆象与其它昆虫一样,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绿豆象以黑褐色的硬壳成虫形式度过冬季。翌年,绿豆开花结荚时,绿豆象飞到地里,食用花粉,交尾产卵。卵产在嫩豆荚表面,幼虫孵化后钻入豆荚,再进入豆粒内部,蛀食豆粒,豆粒表面仅留下针尖大小的黑点,因此外表几乎看不出虫蛀的痕迹。
幼虫在豆粒内成长,逐渐变成蛹,在适宜条件下化蛹前在豆粒种皮下咬一个小圆孔。化蛹后,绿豆象顶开种皮飞到野外或房间的角落中,度过下一个冬季,待来年开花季节再次产卵繁殖,危害豆类。
绿豆象不仅危害绿豆,还影响蚕豆、扁豆、豌豆、大豆、红小豆等。绿豆象不仅可以在田间产卵,若条件适宜,也能在仓库中繁殖。
为了有效防止绿豆生虫,可以采用高温处理的方法。将铁锅烧热,将绿豆放入锅内,不断翻动,使其均匀升温至50℃左右(手摸绿豆烫手但可忍受),持续炒5至6分钟后,趁热将绿豆装入干净坛子,装满后密封贮存。这种处理既能消灭虫卵,又不会影响食用,也不会出现煮不烂的现象。
另一种防虫方法是使用花椒。将一小撮花椒用豆包布包裹,放入装粮食(包括绿豆和薏米)的塑料袋内。不取粮食时,将塑料袋口扎紧,即可防止粮食长虫。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谷类,效果显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