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疟疾感染后,可以通过血骨髓或痰涂片检查找到疟原虫。在疟原虫流行期间,患者常表现为急起的高热、寒战、昏迷和抽搐等症状。在疟疾流行的地区,婴幼儿出现突然的高热、寒战和昏迷,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预防其他内脏疾病的发生。
血骨髓或痰涂片检查疟原虫的方法包括:
1. Dipstick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Dipstick方法,该方法基于恶性疟原虫能迅速合成并分泌一种稳定的水溶性抗原——富组蛋白Ⅱ(HRPⅡ)。利用针对HRPⅡ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层析条进行检测,可以血液中富组蛋白Ⅱ的存在。Dipstick方法因其操作简便、快速稳定、易于学习而被推荐,适用于那些镜检或实验室技术质量难以保证、需要确定疟疾流行范围、疟疾传播低度、需要避免药物滥用以减少抗性发展的地区。然而,这种方法难以检测到处于潜伏期或血液中仅含有成熟配子体的疟原虫。
2. PCR检测:PCR方法是目前公认的疟疾检测方法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为了提高PCR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便于推广应用,已经开发了巢式PCR(nested PCR)、PCR-ELISA等方法。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直接检测抗凝血样中的疟原虫,而且可以检测滤纸干血滴上的疟原虫,便于在偏远地区进行监测。但由于对实验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这在现场应用上受到了限制。目前,多数疟疾流行区在采集血液样本后,需要回到条件较好的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
3. 免疫学检测:包括检测疟原虫抗原和抗体。抗原检测可以查出原虫血症者,适用于临床诊断和人群中查找传染源。常用的方法有琼脂糖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荧光或酶免疫染色法等。抗体检测则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追溯传染源,评估流行趋势,筛选供血者以预防输血感染,以及评估抗疟措施的效果。常用的抗体检测方法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对于多次发作且原因未明的情况,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