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楂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容易在贮藏过程中发生萎缩或腐烂,因此季节性生产与常年消费之间存在矛盾。为了满足鲜食和加工需求,可以采用三种贮藏保鲜方法。
首先,沟藏法是一种简便且成本较低的方法。选择高燥、阴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挖东西向、上宽下窄的水平沟,深50-60厘米,宽70-80厘米。沟底铺细湿沙10-15厘米,并压实。采果后将选好的果实顺沟一头依次堆积,厚度为40-50厘米。贮藏前期白天遮草帘,傍晚揭帘放露,以散湿降温。小雪后顺帘西侧压土封帘。大雪后随时覆盖树叶、秸秆等保温保湿,封冻时再压盖泥土。随气温下降逐渐加厚至30-40厘米即可。这种方法能保存至次年清明。
其次,埋藏法是北方产区常用的方法。在山坡的背阴处挖坑,坑深100厘米,直径70厘米,坑底铺一层细沙,厚约15-20厘米。然后将选好的山楂堆放入坑内,厚度50厘米,上面再盖上15-20厘米厚的细沙,最后覆土填平或堆起。埋后无需管理,可随用随挖,一般可保存至次年5-6月份。
最后,窖藏法适用于地势高燥、地下水位较低、空气流通、土质坚实的地方。窖内可采用半地下式或地下式结构,山楂入窖时间一般在11月上旬,天气转凉时最好。山楂先装筐,在窖内存放时不要直接与土接触,果筐与地面之间要垫好秸秆,筐与筐间要留一定空隙,以利通风。这种方法一般可保鲜至次年4月,如果能定时通气和检查,其保鲜期可延长。